第(3/3)页 吴丽娟没敢多说话,应一声,便硬着头皮上,和二爷爷一块儿拿着乐器登台。 他们登台,舞台中间除了两把椅子、两架话筒便没什么。 一左一右坐着,周围空荡荡越看越让人觉得感觉不对。 毕竟大舞台,比小剧场大不知道多少倍。 少一股热闹气。 深呼吸一口气,吴丽娟拿好自己的琵琶,吴老先生自己也拿着小三弦,给了一个信号后。 悠悠扬扬地弹奏声,通过话筒传遍整个剧场。 开场曲一过老人唱出两个字。 “香莲~~” 仅仅两个字,下面的一位位像捕捉到了一种特有的味道,而且都被老先生的嗓音惊艳。 人老嗓子大多沙哑,但吴老先生不一样,很清,瞬间把江南柔美的味道绽放出来。 等再唱几句。 “碧水~~动风凉~~ 水动风凉~~夏日长~~” 两句词,终于有观众坐不住,充满了惊喜感。 “味道太醇正了,比我在网上听见的惊艳多少倍。” “德芸鼓曲社还藏着这种演员呢。” “老先生声音绝了。” 齐云成看着微微躁动的气氛心情不错,要的就是这效果。 好的东西,好的曲艺自然要分享给观众,如果运气好你也喜欢,那是天大的幸运。 吴老先生接着再唱几句,轮到吴丽娟。 如果说老先生的声音是清,她的声音则是亮,女生大多如此。 而这一配合,看似只有两个人冷清的舞台,直接把场子热开。 一整首小曲,根本不费任何力气听完。 结束那刻,两个人接着再唱了一段曲子。 要凑够二十分钟时间,大场时间要求需要严格一点。 二十分钟结束,起身鞠躬,台下面连绵不绝的掌声。 “接下来请您欣赏京东大鼓《送女上大学》,表演者齐云成,伴奏:胡子仪、石俊平。” 来到第二场,天津大礼堂的掌声雷动。 认可这个演员,喜欢这个演员,不可能不捧。 “谢谢大家。”齐云成穿着徒弟送的大褂,快步到话筒后。 “太不容易,我看今天好多外地城市来的,赶到天津听鼓曲,打心底里感谢。 刚才呢有了解的,唱的是苏州评弹,老先生和小姑娘唱的不错。 如果有喜欢的可以来咱们鼓曲听听,咱们鼓曲社有这一门鼓曲。 不过有些位可能好奇,说主持人怎么不报幕京韵大鼓,怎么报幕京东大鼓? 主要考虑鼓曲的多样性,让您各位听着不腻,废话不多说,咱们开始,麻烦老师们了。” 转身给两位老师一个信号,齐云成的京东大鼓开始展示。 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,津京地区都非常熟悉。 鼓套子打完,齐云成手里只剩下板在敲打。 然后一句激昂地唱腔冒出。 “火红的太阳刚出山~~朝霞布满了半边天~~” “欸!!!” “好哇!” 轰隆轰隆,演员唱两句话,下面一片片叫喊声。 甚至有些位年轻的观众,眼睛顿时亮开。 因为春晚郭冬林用这个唱过京东大鼓女足,印象太深刻。 没想到原版是这个。 台下坐着的鼓曲老先生更别多说,上了岁数的他们,一位接着一位为他们的孩子鼓掌,目光里全部是骄傲。 齐云成憋着笑容,神态带着表演的味道看着斜前方。 “公路上走过来~人两个呀~~ 一个老汉一个青年呐~~” —————— (有兴趣的可以去听听苏州评弹和京东大鼓!!!)(本章完)